郭氏吹打乐
日期:2017-12-13 / 人气: / 来源:未知
商河吹打乐的发生、发展,经历了明代末年的产生形成期,清中至民国的成熟、兴盛期,建国初至“文革”的新生、转折期。“文革”期间的冷落期、沉寂期,吹打乐自进入抢救、保护时期以来,有了新的发展。
胡集郭氏的唢呐百听不厌,并有很多技巧,郭氏家族的郭永和、郭永泰,郭永梅兄弟三人与自己的父亲郭德顺学吹唢呐,郭氏家族的唢呐,音色优美动听,刚柔相继,并能吹出很多技巧,如单吐、双吐、打嚕、箫音、模仿动物声音等等,唱演奏的曲目有《百鸟朝凤》,《抬花轿》等,伴奏乐器有笙、大管、尖管、二胡、板胡等。
郭氏吹打乐自形成以来,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一些显著的特征,它伴随民俗活动产生和发展,对民间习俗有一定的依存性;在长期参加婚丧和其他礼俗活动中,形成了参与礼俗活动的程序性;唢呐吹打乐曲对生产、生活中的客观事物,采用拟声、状形、达意、传情、描事等手段,而构成相应的多种乐曲,因而具有乐曲构成的摹拟性;类别繁多,品种齐全,拥有近百种曲目,且既有本土乐曲,又有外来乐曲,并存发展。
它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在民间音乐中实属罕见。挖掘、抢救和保护吹打乐,对丰富完善民间音乐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admin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中国梦·非遗行”在历城区唐官小09-06
- 第四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会刊10-12
相关内容 Related
- 中国梦-非遗行”走进长清区平安中07-24
- 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09-16
- 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09-12
-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主展馆内景09-11
- YY直播让非遗博览会C位出道09-06
- “中国梦·非遗行”在历城区唐官小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