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打夯号子
日期:2017-12-13 / 人气: / 来源:未知
黄河打夯号子,是流传于黄河两岸的民间音乐。打夯号子俗称“峨号”,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曲调。长清区西兴隆村位于黄河岸边,自明朝迁村于此,当地老百姓就参与治黄防灾。由于修建水利建设全为劳动者肩挑手抗,工作及其艰辛,因此为工作鼓劲的号子便随着修堤、打夯等工作应运而生。西兴隆村黄河打夯号子就这样传唱了六、七百年,其节奏明显,曲调高亢有力、雄浑激扬,歌词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有时候现场编词,富有时代性和娱乐性。打夯号子使艰苦的劳动场面变得气氛热烈,劳动者干劲十足,为防洪治黄做出过极大的贡献。该号子一代代传承下来,是老百姓在治黄实践中用汗水哺育的一项黄河文化,唱出了了黄河岸边劳动人民朴实有力、激昂向上的民族精神。
解放后,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济南附近黄河沿岸治黄工地上,西兴隆村的民工组成男、女两班打夯队,高唱打夯调,号子格外响亮,夯子甩的高、地基砸的实,得到了群众的喝彩和赞扬,西兴隆村的打夯号子唱红了东风水库、卧虎山水库等,为黄河沿岸百姓津津乐道。
夯歌的内容很广泛,把历史人物、传说人物和并不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拉扯在一起,形成一种怪诞滑稽的笑料,甚至把某个夯手的特征、轶闻、笑料也编进夯歌随口而出,掺杂一些土语、俚语,幽默诙谐,既能提高人们的劳动兴趣,同时也能依照歌的节奏协调动作,使这一重体力劳动的气氛活泼热烈。
作者:admin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中国梦·非遗行”在历城区唐官小09-06
- 第四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会刊10-12
相关内容 Related
- 中国梦-非遗行”走进长清区平安中07-24
- 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09-16
- 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09-12
-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主展馆内景09-11
- YY直播让非遗博览会C位出道09-06
- “中国梦·非遗行”在历城区唐官小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