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梆子
日期:2017-12-13 / 人气: / 来源:未知
章丘梆子又名“山东吼”,渊源于山西蒲州梆子和陕西秦腔,明朝时随山西、河北移民传入章丘,在当地语言、风俗、章丘秧歌、民间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影响下,发生了很大变化,于是人们把这种变化了的梆子腔称为章丘梆子。章丘梆子又汲取了章丘秧歌等艺术形式的精华,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成为明清时期山东大地上剧目繁多、表现手段丰富、形式新颖、流传广泛、颇具影响力的剧种。
章丘梆子戏班,分子弟班、科班两种。子弟班属于业余性质,一般在冬闲时节进行排练,春节期间进行演出,以自娱自乐为主;科班属于职业性质,以卖艺为生,有艺术造诣较深的艺人组成,经常在庙会和堂会上演出。章丘梆子的科班,经常到济南、莱芜、泰安、济宁、淄博等地赶庙会,进行巡回演出,把章丘梆子的种子撒播到了四面八方。据调查,山东境内的梆子戏剧种,如莱芜梆子,山东梆子等均是受到了章丘梆子的影响产生的。
作者:admin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中国梦·非遗行”在历城区唐官小09-06
- 第四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会刊10-12
相关内容 Related
- 中国梦-非遗行”走进长清区平安中07-24
- 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09-16
- 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09-12
-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主展馆内景09-11
- YY直播让非遗博览会C位出道09-06
- “中国梦·非遗行”在历城区唐官小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