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龙舞

日期:2017-12-13 / 人气: / 来源:未知

  章丘龙舞始于明朝,章丘境内舞龙的村庄很多,其中文祖镇西王黑村的龙灯最有名气。清末,章丘的一些民间艺人到外地做生意,把舞布龙的技艺学了回来。之后,境内便形成了夜间扮玩舞龙灯,白天扮玩舞布龙的定式。

  舞龙很讲究仪式,舞龙前要先设神案,摆上祭品,敲锣打鼓到龙王庙里祭拜、取香火和到龙王庙附近的泉或井中用坛子取水,供于神案之上,举行点灯仪式。舞龙从正月初九开始到十六结束,在此期间,神案上的香火不断,活动结束要把取来的香火和水送回原处,民间称之为“送龙王”。

  舞龙表演形式集乐、舞于一体。表演时舞随乐动;锣鼓声势要大,节奏与抬杆颤幅一致。章丘的龙灯表演是以村为单位。龙队编制一般是由2条龙,一颗龙珠,16盏云灯组成。表演套路有“二龙戏珠”、“跳龙”、“贺龙门”、“龙脱衣”、“火龙入海”、“龙降甘露”等。表演动作有“快跑”、“慢逛”、“屈蹲”、“跳蹦”、“举手”、“马步”、“八字舞龙花”、“海底捞月”、“仰卧摆动”等。表演形式有进行式和圆场式两种。进行式即在街上列队表演,常表演“腾云驾雾”、“火龙戏海”等套路。圆场式即在固定场所表演,常表演“二龙戏珠”、“贺龙门”、“龙盘柱”等套路。

 

 

作者:admin


  • 上一篇:章丘旱船
  • 下一篇:白庄花棍秧歌
  •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