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鼓子秧歌
日期:2017-12-14 / 人气: / 来源:未知
济阳仁风鼓子秧歌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史,它成形于夏商,完善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是黄河文化的优秀遗产。
鼓子秧歌的主要角色分伞、鼓、棒、花等,多以舞者所用的伞、鼓、棒等道具命名,花即女角。伞又分丑伞和花伞,丑伞多扮作老汉形象,花伞扮作青年,丑伞中的第一和第二把伞是演出的指挥者和领舞者。鼓是秧歌表演的主力,人数最多,由男性青壮年扮演。棒多有青少年扮演。花又称拉花,多由少女扮演。由于各种角色所用的舞具不同,从而形成了动作的丰富性和风格的多样性。同一种舞具,由于执法和用法不同,而表现出的动律和韵味也有所不同。鼓子秧歌用打击乐器伴奏,乐队有大鼓、大锣、小镲等。
作者:管理员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中国梦·非遗行”在历城区唐官小09-06
- 第四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会刊10-12
相关内容 Related
- 中国梦-非遗行”走进长清区平安中07-24
- 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09-16
- 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09-12
-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主展馆内景09-11
- YY直播让非遗博览会C位出道09-06
- “中国梦·非遗行”在历城区唐官小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