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项目比赛征集规则(草柳藤编及泥面塑

日期:2016-08-09 / 人气: / 来源:未知


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传统工艺项目(草柳藤编织、泥面塑)比赛

征集规则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草柳藤编织、泥面塑的传承和保护,挖掘经典之作、代表之作,发现新人之作、创新之作,鼓励从业者和爱好者创新传统技艺,弘扬民族文化,特举办“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统工艺项目(草柳藤编织、泥面塑)比赛”。现制定比赛征集规则如下:

一、征集时间

本次征集活动自发布之日开始至8月15日截止(以下简称“截止时间”)。

二、应征要求

1. 全国各地喜爱、从事中国传统草柳藤编织、泥面塑艺术创作的各界人士、在校学生、创业者、爱好者,以及进行创新设计、研发制作的品牌设计师、艺术机构从业人员等。

2.只接受手工制作的作品参赛,机器制作、批量生产的作品不得参赛。

3.任何参与本比赛组织和评选工作的个人和机构,均不具有参赛资格。

4.任何于截止时间之后报送作品者,无论何种原因,均不具有参赛资格。

5.参赛者不能以任何方式使社会公众认为其与组委会有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关联,也不能在未经组委会书面同意的情况下,就其参赛作品进行公开宣传。

三、征集作品 

1.凡参加比赛的创作者,需按应征类别填写并签署《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统工艺项目(草柳藤编织、泥面塑)比赛参赛报名表》(以下简称“报名表”)和《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统工艺项目(草柳藤编织、泥面塑)比赛参赛诚信承诺书》(以下简称“承诺书”),报送近期创作的3件作品照片,照片要求大小不低于5兆、三视图、画面清晰。

2.作品递交要求

一件参赛作品应提交一份《报名表》和《承诺书》及作品照片,由参赛者填写并签署(参赛者须为个人,不接受团队或两人以上合作者)。按本规则规定的时间和方式送达。

3.每一件参赛作品,缺少其中任何一份应提交的文件或其中任何一份文件不符合本规则规定者,概不符合应征条件。

四、应征要求

1.题材要求:具有主题新颖、表现生动、制作精巧等特点,创新传统技艺,弘扬民族文化,描绘美丽中华。

2.规格要求:造型不限,形态不限,色彩不限、尺寸不限。

3.限制条件:参赛者需要对作品的独创性、专有性负责。任何剽窃、侵犯他人创意、版权的作品,不得参赛。曾经获得省级以上(含省级)奖项的作品不得重复参赛。

4.题材方向:主要围绕“爱中华、享自然、好生活、新风尚、祈吉祥”等方向。着力体现浓郁的地方特色、显著的个人风格,充分展示典型的地方风情、创新的表现手法。凸显草柳藤编织、泥面塑创作的新创意,草柳藤编织、泥面塑形象的新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题材:

(1)爱中华  表达爱国之情,讴歌民族英雄,阐释中华历史,传递华夏魅力。

(2)享自然  突出自然之美,取材大自然的山川、树木、花鸟、日月等等,凸显人和自然、城市和乡村的和谐。

(3)好生活  记录生活之美,讴歌城乡变迁,描绘伟大时代,感受生活提升,彰显时代进步。

(4)新风尚  聚焦风尚之美,记录岁时习俗、流行新风等等,领略时代风貌。

(5)祈吉祥 表现吉祥之美,中华传统的吉祥图案,迎新纳福的幸福场景,传承中华经典。

五、报名方式

1.大赛只接受网上报名,参赛者可于8月15日前,直接向比赛组委会提交《承诺书》、《报名表》和参赛作品照片,《报名表》和《承诺书》需要提供pdf格式。报名邮箱:344987242@qq.com

2.参赛作品一经送达,即视为参赛者已全部知晓并完全接受本征集规则。参赛文件不符合本规则要求的,参赛者可于8月15日截止日期之前补正,并通知到组委会联系人。没有通知到的,组委会不承担由此造成的任何不良影响和后果。

3.参赛者可以从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上下载本规则、《报名表》、《承诺书》。

官方网站网址:www.51feiyi.com

官方微信公众号:“我爱非遗”或“我要非遗”。

六、评选和决定

1.组委会将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应征作品进行评选。

2.组委会拥有所有评选的最终决定权。

七、评选设置

每项拟评选出30名选手参加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现场决赛。决赛分为现场制作和作品展示两项内容,并评出一、二、三等奖。

八、相关声明

组委会收到的所有参赛作品待活动结束后,原则上一律退还给参赛者;如有入选作品参加巡展等后续活动的,待展览结束后即归还。如组委会出于资料存档、学术交流等目的需收藏作品的,必须出具收藏证书。

组委会对包括本规则在内的本次征集活动的所有文件保留最终解释权。任何与本次比赛有关的未尽事宜,均由组委会进一步制定相应规定或进行解释。

本次比赛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作者:admin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