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大师董凤岐

日期:2016-10-25 / 人气: / 来源:未知

提起面人,很多成年人都还有比较清晰的记忆:一小团加了颜色的面粉,在手工艺人的揉捏之下,魔术般地呈现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造型。在人们印象中,捏面人是逗孩子们玩的是今艺术,不登大雅之堂。然而,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董凤岐却让很多人见识和了解了这一传统的文化工艺形式,并把面塑这一传统技艺的表达应用在现在生活中,她的拿手绝活是面塑中的微雕,她甚至能捏塑出不到一厘米高的人物,将他们装在挖空了的核桃里面。

    面人一捏就是五十年

董凤岐1940年出生在北京,是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曾在山东省泰山杯民间文艺奖二等奖。作为面人汤的传人,董凤岐研究,制作面人长达半个世纪,他让国内外很多人了解了面塑,并且把面塑这一传统工艺应用和再现到了现在生活当中。

从小在北京长大的董凤岐受父母的艺术熏陶,1959年考入中央工艺美院陶瓷系面塑专业,师承中国第一代面塑大师汤子博先生——就是中国民间俗称的“面人汤”。她说汤先生的艺术技法对自己影响深远。 “‘面人汤’汤子博(上世纪)50年代已经非常出名了,他的面人就是特别传神,他的面人不叫面人,叫‘面神’,能把内心的喜怒哀乐都表现在小小的面团上;特色就是小巧玲珑,动态非常美,色彩艳丽而不俗。”说起老师董凤岐充满敬意。

 

    董凤歧在中央工艺美院“面人汤”工作室学习期间,不仅系统学习了绘画、民俗、雕塑等美术相关知识,而且在汤老先生的熏陶之下,也深深爱上了“面塑”这门民间艺术,并展露艺术才华。她别出心裁的创作时常得到汤老先生的鼓励和赞赏,她精心捏塑的中国古代名人塑像,也被多人收藏。


   作为“面人汤”的传人,董凤歧的面塑同样呈现出细腻、小巧、高雅的风格。她的拿手绝活是面塑中的微塑,就是捏塑出不到一厘米高的人物,将它们装在挖空的核桃里面。她的一个代表作品《老寿星》,就是在凹凸不平的核桃壳中,老寿星拄着拐杖,笑眯眯的望着观众,眉毛、手指、衣褶刻画的细致入微。“(面人)小到极致,头就像绿豆里那么大,有时比绿豆还小,比小米大一点,在这样的小面团上,刻画出老寿星的特点,那种幽默、微笑、善良,胡须都非常细。”

 

就是这样的精雕细刻,董凤岐一捏就是一辈子,用她的话说,他就是为面塑而生的,为面塑而活的。其面塑作品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面人汤的传统特色,而且融合了现在艺术的精华,从而树立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了时代的精神风貌。他捏塑人物技巧纯熟、刻画细腻、敷色华丽、结构准确、造型美丽高雅,且制作过程干净利落。尤其擅长塑造古典美女,如红楼梦里的人物、洛神、嫦娥等、这些人物通俗而不媚俗福利而不失典雅,既有传统绘画的风采神韵,又有面塑艺术的独特魅力。

创新让面塑经久不衰

在近些年的面塑创作中,董歧凤考虑最多的问题是面塑如何能在现实生活中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和喜爱。

她发现面塑和餐饮业相结合,更容易融入人们生活。因为中国菜肴不但讲究色香味俱全,更要有“形”,要赏心悦目,吃饭和宴会也讲究情趣,而面塑恰恰能赋予餐饮文化新的含义。她说:“比如婚礼,给他做个送子观音,观音把小胖娃娃送来了,祝新结婚的夫妇早生贵子;寿宴嘛就做一个老寿星,摆在寿宴中间,吃完饭后给老人拿走,他非常高兴的。”与现实生活找到结合点的董凤岐,豁然开朗,在后面的面塑创作中,她不断将人们喜欢的生活元素加入到面塑作品中,不仅让面塑生活化,也更符合老百姓的生活需求,大受人们喜爱。

 

   董凤歧的微塑作品,从八仙过海到十八罗汉,从《西厢记》到打鬼的钟馗,取材多是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作品及民间传说的人物。这些人物或立或坐,形态各异,个个表情丰富,尤其是眼睛黑白分明,逼真传神。在山东省文化产业博览会上获得民俗作品金奖的“核桃面人”——《十八罗汉》,每天都吸引着参观者围观,每一位观者都恨不得要用显微镜仔细查看,却不知董风歧老人在制作这件作品时已经年近70岁高龄,并且一直是用肉眼制作的。

   无论是获得法国农产品艺术博览会金奖的面塑,还是获得世界烹饪大赛银奖的作品,亦或是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的多件传说人物面塑作品,至今都已保存十几年了,形象和色彩依然生动如初。这些作品除了凝聚了她创作的心血,还体现和记载了她和同行艺人们几十年来在面塑材料上坚持不懈的改善和创新。

 


 

 在面塑的配方上,董凤岐通过不断摸索、实践和研究,解决了面塑材料的可食用、环保与长期保存之间的矛盾。董凤岐说,几十年的面塑创作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研究、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她愿把这些珍贵的经验总结和传授给后来者,使人们在更长的时间里感受面塑艺术的魅力。

 


手艺传承为己任

董凤岐从事面塑艺术已经有50年了,在这漫长的艺术之路上,她经历过各种困难、困惑,但她说,最值得她骄傲的是,她每次都能以顽强乐观的心态客服难题,从未放弃过面塑。然而,如何让这项非遗传承下去,富有生命力和活力,一直都是董凤岐苦苦思考的问题。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面塑艺术,董凤岐选择在大学教授面塑课。她在济南大学旅游学院授课四年,有四百多名学生学习面塑。同学通过学习面塑技术,不仅能够凭借这一技术让以后工作待遇有所改善,主要的还是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

 

   其实,在人们看来难登大雅之堂的面塑艺术,却最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董凤岐的面塑表演现场多年来都是让人围观的独特风景。她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俗特色,只有中国才有的面塑。当年在法国表演的时候,用面条搓搓,就搓出来一只大公鸡,用不了一分钟,几秒钟就搓出来了。很多人围着看,天天爆满。他们感到很惊讶——人们排着队买。他们特别珍惜手工,表演了5天,5天就挣了将近1万法郎。”

在漫长的艺术之路上,凭借着内心对面塑的痴迷与喜爱,无论遇到什么艰辛与磨难,已经与面塑融为一体的董凤岐都笑对挫折不言放弃。让他欣喜的是,还是有很多年轻人喜欢这项传统民间艺术,有的慕名而来,拜他为师。每每于此,董凤岐都颇为欣慰。在她看来,让自己手中的技艺能够传承下去,是对面塑艺术最好的保护。

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董风歧经常受邀去各地为餐饮行业讲授面塑技巧,展示和传播面塑文化。她鼓励学生们以各种传统和现实生活为素材,以大众能接受的、通俗又蕴涵人文历史的内容去创作。她看到学生们在各行各业中小有成就,他们的面塑作品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汤派面塑的传统特色,还融合了现代艺术的精华,表现了时代的精神风貌,这是最让她欣慰的。“民间传统艺术只有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才会更有生命力。我愿和这些学生一起,让面塑这种中国独特的民间艺术散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作者:admin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