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铁匠生活习俗

日期:2017-12-13 / 人气: / 来源:未知

    章丘是“铁匠之乡”,历史悠久。史载,章丘铁匠始于春秋,兴于西汉而盛于唐,历2700多年。

    打铁这一行,虽说是苦力营生,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谁也离不开它。况且设备只需一辆二把手小车,上载一个风箱、一个砧子,外加三把钳子、两把锤就可以组成一个流动的“小工厂”。每进一村,选一街头或要路,就地盘炉,锤子一响就有生意可做。于是,打铁这一行业便成了旧时寒门小户的热门追求。

    建国前,章丘几乎是村村锤头响,呈现一派别有天地的铁匠世界。为谋生,创大业,他们四方奔走,有的远涉重洋徙履异域。因此有人说“天下的章丘,遍地的‘侉子’”。可见当时章丘铁匠遍布之广。章丘铁匠不仅多,而且出了许多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清光绪年间李朝贞(埠村镇徘徊村人)打制的镰刀(人称徘徊镰)行销于河北、内蒙古和东北各地,一时为全国“镰刀之最”。同代人袁斗宝(相公镇袁庄村人)打造的创地板镢,因好使耐用而远近闻名,畅销不衰。

    打铁主要用具是“铁匠炉”,又分为“坐炉”和“行炉”, “坐炉”就是在自己的宅院里打铁生产。“行炉”是指铁匠们游走四方,招揽生意。他们来到一村庄,一般先找村民喝一次酒,然后便点火开工。他们吃饭也很特别,一般都有热心的群众给送饭,经常吃百家饭。

作者:admin


  • 上一篇:柳埠媳妇宴
  • 下一篇:黄石公祭祀活动
  •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